<blockquote id="mm0yi"><noscript id="mm0yi"></noscript></blockquote>
  • <code id="mm0yi"><small id="mm0yi"></small></code>
  • 咨詢電話:0534-2147288

    歡迎訪問山東民豐鑄造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鑄造輔助材料的專業生產廠家。公司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員工300余人,其中高級工程師5名,各類技術人員20多人。公司與多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有長期合作關系,特聘國內著名專家教授為技術顧問進行綜合性研究和開發,每年都有新產品問世。

    版權所有@2020 山東民豐鑄造材料有限公司  魯ICP備15013000號-1

    地址: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開發區富民路南段西側

     

    傳真:0534-2147388

    Emalil:dzly6@163.com

     

    電話:0534-2147288

     

    網址:www.jifen18.com

    山東民豐鑄造材料有限公司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鑄造常用增碳劑的認識及在生產中的使用

    分類:
    公司新聞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
    2018/05/28 17:23
    瀏覽量
    【摘要】:
    本文主要對鑄造常用增碳劑的種類以及影響增碳效果的因素進行了闡述,對常用的幾種增碳劑的吸收率進行了統計對比,結果表明:石墨化增碳劑的吸收效果要好于煅燒石油焦增碳劑,同種類型增碳劑粒度細的吸收快且吸收效果也好。

    1前言

      增碳劑是一種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灰色顆粒(或塊狀)的焦炭或石油焦后續產物,在金屬熔煉時可降低鐵液中氧的含量,提高鑄件力學性能。新的合成鑄鐵熔煉工藝中,廢鋼使用量大大增加,通過添加增碳劑調整鐵液的碳含量,在保證鐵液質量的同時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2.鑄鐵用增碳劑的種類

      根據增碳劑中碳的晶體結構,增碳劑可分為非晶態和結晶態;根據碳原子的存在形式可分為石墨化增碳劑和非石墨化增碳劑。石墨化增碳劑主要有石墨化石油焦和石墨電極兩類。石墨化石油焦增碳劑在鑄造行業中應用最廣泛,其生產工藝是將原材料石油焦在石墨化爐中經過2200-2600℃的高溫加熱,使石油焦無定形的亂層結構碳晶化轉變成三維有序石墨晶體的高溫熱處理過程,即經過石墨化過程,達到石墨化狀態。非石墨化增碳劑主要有:煅燒石油焦、煤質增碳劑等等,煅燒石油焦是指石油焦經1200-1500℃高溫加熱處理,處理溫度較低,晶體結構未發生改變。煤質增碳劑由于灰分和揮發分較高,現在電弧爐熔煉時已很少使用。衡量增碳劑優劣的指標主要有固定碳含量、硫份、揮發份、灰份、氮含量及水份等。石墨化增碳劑經高溫石墨化處理后,硫分、氮含量大大低于非石墨化增碳劑。

    2.1固定碳、灰份、揮發份

      增碳劑的固定碳不同于含碳量,固定碳值是根據樣品的水分、揮發份、灰分、硫分計算得出的,而含碳量可直接用儀器檢測出來。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則增碳效果越好。增碳劑中的灰分含量高在熔煉過程中產生大量煙塵、爐渣,增加能耗,加大扒渣勞動強度。

    2.2硫分

      石墨化增碳劑硫含量一般低于0.05%。在普通鑄鐵中,硫元素具有穩定滲碳體,阻止石墨化擴展的作用,在生產球墨鑄鐵、蠕墨鑄鐵件時應選用含硫量低的石墨化增碳劑,若硫含量過高將影響球化效果,消耗更多的球化劑,增加生產成本;煅燒石油焦增碳劑由于煅燒溫度較低,硫含量較高,一般在1%以下,可用于某些灰鑄鐵件的生產。

    2.3氮含量

      氮含量是衡量增碳劑品質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鑄造廠在購買增碳劑時,一是關注增碳劑的價格;二是增碳劑中的固定碳、硫、灰分、揮發分、水分的含量,對氮含量關注較少。普通煅燒石油焦增碳劑,煅燒溫度偏低,氮、硫含量偏高。生產灰鑄鐵件時,由于爐料中廢鋼自身會帶入一部分氮元素,若廢鋼加入比例較多,增碳劑用量也相應加大,若使用氮含量較高的普通煅燒石油焦增碳劑,鐵水中的氮含量會大幅度提高。鐵液中過量溶解的N會阻礙石墨化,增加碳化物的穩定性,促進D型石墨的形成,提高硬度,惡化鑄件加工性能。對于灰鑄鐵,適量的N元素可以使石墨片長度縮短,彎曲程度增加,端部鈍化,長寬比減小,能夠穩定基體的珠光體,起到細化晶粒組織,提高鑄件抗拉強度及硬度的作用。有資料介紹[1],當鐵水中N>0.012%時,鑄件有出現氮氣孔缺陷的可能。氮氣孔常見于鑄件內部、表面或近表面,呈大小不等的圓形、長方形及不規則形態,是鑄造生產中常見缺陷之一。

      石墨化增碳劑經高溫脫硫脫氮處理,氮、硫元素含量很低,使用石墨化增碳劑熔煉的鐵水氮含量一般很低。

    3.影響增碳劑吸收率的因素:影響增碳劑吸收率的因素主要有增碳劑的加入方式、鐵水化學成分及鐵液溫度、增碳劑粒度等。

    3.1增碳劑的加入方式

      加入方式對增碳效果影響較為顯著。增碳劑不要早于爐料加入爐底,應在爐底有部分鐵液時隨爐料一起分批加入。這是因為增碳劑的熔點較高,必須依靠鐵液的包圍才被緩慢分解吸收,若直接加入爐底,不易被吸收且降低爐襯的使用壽命。另外,在電爐升溫過程中鐵水的攪拌作用使碳更容易被鐵水吸收。

    3.2化學成分及鐵液溫度的影響

      有資料介紹[3],鐵液中初始碳含量越低,增碳劑的吸收率越高,當鐵水中碳含量在3.6%以上時,其吸收率下降;鐵液中硅含量越高會影響增碳劑的吸收,這是因為硅有排碳作用,降低了碳在鐵液中的溶解度,硅含量每增加0.11%,增碳劑吸收率下降約3%-4%。所以,在加料時增碳劑加入時間應在加硅鐵之前。鐵液中錳元素含量高,可提高增碳劑的吸收,錳元素增加0.1%,可提高增碳劑2%-3%的吸收率。

      一般認為,鐵液溫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增碳劑吸收速率較快。但有資料介紹【3】,感應電爐內鐵液溫度較高時,碳含量不升反降。這是因為:1.石墨碳主要損失與向爐外大氣的氣象擴散。2.鐵水中的氧化性與C-Si-O的平衡關系,鐵水中的CO不斷地被氧化為CO2而CO2又會被C還原,反應產生CO,CO2氣體上浮溢出鐵水表面,使鐵水中的碳含量下降。使用感應電爐進行熔煉時增碳應在溫度較低時進行,增硅在溫度較高時進行[2]。

    3.3增碳劑粒度對吸收率的影響

      增碳劑越細小加入時與鐵液的接觸面積大,溶解快,容易吸收,但若粒度過于細小,易被氧化,損耗大;顆粒大,溶解速度慢,損耗較小,選擇時根據熔煉爐的類型選擇合適粒度的增碳劑。幾種增碳劑吸收率對比

    4.石墨化與非石墨化增碳劑吸收率及鐵水氮含量的比較

    4.1吸收率比較

      表1所列是某廠現使用的增碳劑種類,普通煅燒石油焦增碳劑主用于部分灰鑄鐵件的生產,石墨化石油焦增碳劑主要應用于球鐵、蠕鐵件的生產,

    表1:增碳劑種類及各指標一般含量

    種類

    固定碳(%)

    硫份(%)

    灰分(%)

    揮發份(%)

    氮含量(%)

    灰鐵用增碳劑

    98.68

    0.36

    0.57

    0.35

    0.07

    球鐵用增碳劑

    98.9

    0.036

    0.65

    0.4

    0.022

    蠕鐵用增碳劑

    98.98

    0.028

    0.53

    0.42

    0.02

      跟蹤每種同一批次的增碳劑使用時的增碳效果,統計其吸收率,數據如表2。電爐型號為10噸、15噸中頻電爐,三種增碳劑的加入方式都是隨爐料分批加入。

    種類

    統計爐次

    鐵水靜置溫度

    吸收率

    平均吸收率

    灰鐵用增碳劑

    25

    1500±10℃

    85%-93%

    91.23%

    球鐵用增碳劑

    25

    1500±10℃

    90%-97%

    93.62%

    蠕鐵用增碳劑

    25

    1500±10℃

    90%-97%

    94.15%

    表2:不同類型增碳劑吸收率統計

      比較這三種規格增碳劑的吸收率,相同粒度下,石墨化增碳劑的吸收率要高于煅燒石油焦增碳劑,石墨化增碳劑中粒度小的也用于鐵水包內補碳,粒度細小吸收速率快。

    5.結束語

      石墨化增碳劑與非石墨化增碳劑相比,固定碳含量、灰分、揮發分以及吸收率相差不大,差異較大的是N、S兩種元素的含量,而碳、氮、硫三種元素都會對鑄件性能會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選用增碳劑時要根據產品特性,選用合適的增碳劑。既要保證產品質量,又要考慮生產成本。

    聯系我們

    電話:0534-4328988

    Emalil:dzly6@163.com

    傳真:0534-4362757

    網址:www.jifen18.com

     

     

     

    掃一掃 手機網站

    日韩A片无码毛片免费看户外_亚洲同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_www五月天_无码大尺度av一级毛片
    <blockquote id="mm0yi"><noscript id="mm0yi"></noscript></blockquote>
  • <code id="mm0yi"><small id="mm0yi"></small></code>